党务工作

  • 12

    2018-07

    梁家河 | 我就是一个农民

    点击量:8842

    到梁家河两三年后,习近平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与当地人一样,把土豆叫“洋芋”,把馍馍叫“酶酶”。2009年11月,他到延安考察,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延川话。吃饭的时候,他问陪同的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能不能听懂“酶酶”是什么东西,赵乐际说不知道,他解释说:“‘酶酶’就是馍馍,白面馍馍,也就是馒头,是延川土话。” 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户人家。2015年2月13日他回梁家河,即使40年没有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来,大名、小名都能叫出来。 他熟悉梁家河的饭菜。那天中午吃饭,他和彭丽媛与石春阳、吕侯生、张卫庞、梁玉明、王宪平等几人坐一桌,吃的都是当地的“土菜”。他给彭丽媛介绍桌上每道菜叫什么,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有什么特色。 插队期间,乡亲们来串门,坐在炕上,他不介意他们身上带的土是否会弄脏被褥与枕头,更不担心有人带来跳蚤、虱子。石春阳说:“像我们农村人一样,他已经对虱子的毒素产生了抵抗力,就算被虱子咬了,红肿也没那么严重了。”

  • 11

    2018-07

    梁家河 | 修身

    点击量:9799

    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 那时因为不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出一丝光亮。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灯光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 习近平常常看书至深夜,一边抽烟,一边看书。九分钱一包的“羊群”牌香烟,有时陪伴他一晚上。后来,梁玉明在福建见到习近平时,他已经把烟戒掉了。 看书用的灯是自制的煤油灯,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墨水瓶里倒

  • 10

    2018-07

    梁家河 | 他干活从不“撒奸儿”

    点击量:9408

    乡村社会是淳朴的。乡村道德评价标准简单明了,能吃苦,不“撒奸儿”,人实在,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在人们看来,能吃苦意味着能过好光景,不“撒奸儿”意味着靠得住。 在梁家河,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坝。村里把不擅长田间耕种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基建队(农田基本建设队),专门打坝、修梯田。 打坝、修梯田源于黄河对岸的大寨,那个同样干旱少地的山村,在打坝、修梯田后粮食产量增长了七倍。当时,除了“阶级斗争”,“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是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 打坝就是在小山沟分段横筑坝梁,挡住暴雨后的洪水,让泥浆沉淀成坝田;修梯田就是将山顺次斩下,形成一个个反坡条带。在梁家河,打坝造田通常从秋收后的9月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二三月。 打坝造田寄托着人们对吃饱饭的渴望。陕北山多地少,干旱少雨,修坝田、建梯田不仅能增加土地,而且有利于保墒,提高粮食产量。在农业科技落后的陕北,这是人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增

  • 09

    2018-07

    梁家河 | 吃的记忆

    点击量:8516

    习近平的胃开始接受以前从未消化过的东西。 刚到梁家河时,习近平他们吃了一段时间的派饭,食物有玉米面馍馍、豆面馍馍,这些都是乡亲们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吃饭的时候,老乡家里的小孩站在一边,眼馋地看着。 下乡生活和知青们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生活仍比当地老百姓好。在梁家河,乡亲们把每年所产粮食的半数以上交给了国家,完成国家的公购粮任务后,剩下的粮食平均分配下来,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还不及知青供应口粮的一半。为填饱肚皮,乡亲们就以糠窝头、苦菜、荞麦叶等来充饥。 队里一度借张卫庞家的灶,派人给知青们做饭。主食是土豆、玉米面窝头以及黑豆钱钱饭。下饭的往往是用白菜、萝卜腌制的酸菜。 后来,知青们开始自己做饭,大多数时间他们吃野菜团子、玉米糁子,偶尔也吃小米干饭。没有菜,就跟老乡要一点儿酸菜,以至于酸菜成为习近平想念的美味佳肴。他说:“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

  • 06

    2018-07

    梁家河 | 受苦人

    点击量:9009

    在知青们眼里,梁家河很原始。 梁家河人住得很原始。梁家河人住的是土窑洞。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臭虫、老鼠,偶尔还有蝎子,甚至有蛇出没。 习近平八一中学的校友、在梁家河一队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在接受《学习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房东的儿子来叫他,说家里进来一条蛇。赵华安跑过去,看到了吓人的一幕:那条蛇盘在房东的炕上,蛇身上是红色的花纹,吐着信子······房东夫妻俩吓得躲在灶台后,不知如何是好。赵华安拿了一床被子,把蛇捂住包起,准备打死。房东说:“蛇是有灵性的东西,放它走吧。”赵华安冒雨走了很长的路,把蛇放到了一道沟里。 粮食的加工也很原始,用的是石磨和碾子。比如,加工玉米,用碾子碾成糁子,煮粥吃;用石磨磨成粉,做团子吃。尽管使用毛驴拉碾子、拉磨,但每次加工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知青们做不好这些活计,就先吃不用加工的小米,做小米饭;然后是玉米,碾一碾就能煮粥吃;最后才吃麦子,因为麦子加工起来最麻烦。

  • 05

    2018-07

    梁家河 | 北京娃 村里娃

    点击量:8586

    像变了一个人,习近平努力弥合着北京娃和村里娃的差异,而这意味着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 对于习近平来说,梁家河最难忍、最恼人的是跳蚤。陕北人叫它“虼蚤”。习近平皮肤过敏,跳蚤叮咬后用手一挠,就肿起了红疙瘩,越挠越痒,痛苦不堪。石春阳当年和习近平一起劳动,从他挽起的裤腿下,看到过习近平身上被跳蚤、虱子叮咬过的疤痕——他的小腿上到处是被咬过后肿起的红疙瘩,有的刚刚结痂,有的痂被抓掉,往外渗着血水······习近平他们寻找着对付跳蚤的各种办法。他们给炕上撒六六粉;进门的时候抖抖裤脚;有时烧一锅开水,把衣服烫一烫。两年后,习近平就习惯了,任跳蚤怎么叮咬,照样酣然入睡。上厕所也不习惯。农家的厕所都很简陋,在窑洞外面的角落挖个坑,四周用石板遮挡一下就成了。厕所又脏又臭,冬天蹲在里面,四面透风,冻得人直哆嗦;夏天,蚊蝇飞舞,气味令人窒息,以至于上厕所成了一件让人发怵的事。同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回忆说:“后来大家都养成了快速上厕所的习惯。”农村没条件洗澡,天冷的时候,就烧点热水,用毛巾擦一擦。天气转暖了,大家就会到河边冲凉,虽说穿了游泳裤,但村里人笑话他们说?

  • 04

    2018-07

    梁家河 | 团结观

    点击量:9361

    梁玉明再见到习近平是五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习近平回来的时候,脸上沾着煤土,黑黢黢的。 “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习近平表明了心迹。 “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习近平斩断了归途。 由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实际上,习近平被从北京送到了太行山区,他是听了姨父魏震五(又名魏健)和姨母齐云的劝说后才回到梁家河的。魏震五当年是东北大学学生,他给习近平讲述了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他们那些热血青年怎么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怎么到太行山坚持战斗。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写道:“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听了姨父姨母的话,习近平对自己在梁家河的生活做了反思:“在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的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习近平说的“团结”缘于父亲习仲勋的教诲。习仲勋

  • 03

    2018-07

    梁家河 | 理想与现实的对视

    点击量:8739

    村民们打量着这些来自京城的知青们,知青们也打量着村民。 这打量,是城市与乡村的对视,也是一群心怀使命感的知青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对视。 1969年的春节很快到了,知青们吃到了延安的“蒸碗”,那是延安人招待贵客的标准餐,四个小碗盛着烧肉、酥鸡、丸子、排骨,摆在炕桌上,配以米酒。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一桌饭真算得上是“豪华大餐”了。那时的小孩子总是对过年有着特别的期待,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才能穿上新衣。这顿饭让知青们惊叹不已:“陕北竟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短暂的欢乐过后,梁家河真实的一面就展露了出来。 正月十五刚过,村子里有人锁了门,走了。 “走亲戚去了吗?” “不是,他们‘寻吃’去了。” “‘寻吃’是干什么?” “讨饭!” 每年这个时节,村民们像约好了似的,纷纷离开家门,加入外出讨饭的人流。在延川县,几乎有一半村庄都有人在这个时

  • 02

    2018-07

    梁家河 | “山顶洞人”

    点击量:9187

    梁家河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从沟口往里走,沟道时宽时窄,沟岔纵横,梁家河村就在这条狭长沟道的后部。 从文安驿到梁家河村有15里路,窄窄的小路上积着浮土,人走过,尘土飞扬,直冲人的鼻子。习近平后来回忆说,比现在的PM2.5难受多了,那叫PM250。 在梁家河,知青们吃到的第一顿饭叫“抿节”。 “抿节”是一种陕北传统的饭食,主要以豇豆粉或豌豆粉做原料,也可以掺入一些小麦粉或玉米粉,加水和好面团后,把擦子架在沸水锅上,将面团从擦子的孔中搓下,形成两头尖的细碎短条,故称“抿节”。在那个年头,这种饭算是“奢侈品”了。平时,村民们吃得最多的是将谷子皮、玉米皮掺在玉米粉中做成的窝窝头,当地人叫“团子”。 梁家河有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天慢慢黑下来,站在沟边看村子,窑洞里油灯的光亮星星点点透出窗棂,能看到的

  • 29

    2018-06

    梁家河 | “逃离”

    点击量:9366

    第二章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句话一落地,全国1700万青年学生——约1/10的城市人口,就响应号召,离开城市走向农村,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 青年习近平也成了这支迁移大军中的一员,起点是首都北京,终点是革命圣地延安。 不过,习近平离开北京更像是一种“逃离”。 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化大革命”中,家被查抄,他随母亲住到了中央党校。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因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被)作为‘黑帮’的家属揪出来了。那时,我15岁都不到。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我想一百次跟一次没什么区别,都一百次了还怕什么?” 习近平没有被关起来。他被抓

  • 28

    2018-06

    梁家河 | 难忘梁家河

    点击量:9382

    在内心深处,习近平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他回忆道:“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 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近平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承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 27

    2018-06

    梁家河 | 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点击量:9218

    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习近平说,他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的父老乡亲。离开梁家河40多年来,习近平时常关注、关心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不管走多远,也不论分别多久,有一种牵挂总能穿越千山万水。 1994年,吕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花了6000多元仍不见好转,本来就贫困的他实在没办法了,就给习近平写信说了自己的状况。不到半个月,习近平就给他寄来500元路费,请他到福州去治病。在福州治疗期间,习近平只要在市里,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床前来一趟,对他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经过治疗,吕侯生的病有了好转。要回陕北了,习近平给他买了飞机票,还把2000元钱塞到他手里。吕侯生激动地说:“近平,真不好意思呀,这一趟花了你几万块。”习近平说:“谁让我们是朋友哩!” 1999年10月底,吕侯生在太原做了截肢手术。习近平闻讯后,支付了全部医疗费,还联系当地干部帮助照顾他。“近平待我可好哩,为我

  • 26

    2018-06

    梁家河 | 这些事 ,还保留着当时的温度

    点击量:9505

    这些事 还保留着当时的温度 我给大家报喜讯 羊年到来贺新春 梁家河的乡亲迎亲人 …… 话说腊月二十五十一点钟 有几辆中巴车在村口停 回来了总书记习近平 叫着咱小名询问光景 …… 他饮水思源不忘本 拳拳赤子来报恩 春节前夕抽开空空 回来拜年探望众乡亲 …… 这段陕北说书《习大大回到梁家河》,是在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上传到网上的,短短几天,点击量就飙升到几百万。许多人把它录成碟片珍藏起来。 虽然习近平回梁家河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许多温暖的细节对梁家河人来说仍历历在目,保留着当时的温度…… 不老的情谊——

  • 22

    2018-06

    梁家河 | 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的笑了

    点击量:8777

    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他舒心的笑了 几步一停留,一语几深情。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习近平念念不忘。 梁家河至今还保留着寨子沟、埋老渠、牛家峁、白家山、木瓜山五座土坝。一座座大坝,一块块坝地,依然在讲述着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为了吃饱饭而战天斗地的故事…… 地处木瓜山的“知青淤地坝”,这块夹在山沟里的平地,就是当时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带领社员打坝淤出来的良田,如今仍然造福着梁家河的乡亲们。 “迎儿”王宪军和习近平一起回忆当年打坝时的劳动场景,越说越动情,他流利地背诵出当年习近平为大家编写的“战斗口号”: 决战一九七四年 干部带头抓路线 群众都是英雄汉 …… 打坝一座迎新年 “40年啦,你还记得!”习近平感慨地说,“那时打坝,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

  • 11

    2018-06

    梁家河 |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点击量:8781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立春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人们的身上。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习近平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几句话,说得大家心里暖暖的。 85岁的梁有昌一个劲儿地拍手,脸上挂着泪珠。看着梁有昌,习近平动情地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老梁是这儿的长辈了,老梁的儿子都有了孙子。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的乡亲们握手问候 习近平接着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

  • 29

    2018-03

    市招商服务局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山阳扶贫团工作会精神

    点击量:9874

    3月19日,市招商服务局驻党家塬村工作队在党家塬村村委会议室召开“四支队伍”工作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商洛市脱贫攻坚山阳扶贫团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市招商服务局党组对党家塬村2018年脱贫工作的意见。会议由市招商服务局驻党家塬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石根佩主持,“四支队伍”及村组长、部分党员参会。会议重点对牛克俭书记提出的六个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整改落实意见。同时按照市招商服务局党组的安排,驻

  • 29

    2018-03

    市招商服务局驻村工作队全力配合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点击量:9184

    近期,山阳县户家垣镇党家塬村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市招商服务局驻村工作队主动投身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积极发挥宣传员、指导员纽带作用,为巩固基层队伍建设,有序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发挥生力军作用。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市招商服务局新派驻村工作队于全市组织部长会召开第二天到达村上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户家塬镇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 21

    2017-08

    市招商局开展以“增强核心意识 维护中央权威 全力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主题的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

    点击量:9292

    8月18日下午,市招商局开展了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市招商局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党支部书记吴爱武以“增强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全力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题,以平易朴实的语言,生动阐述了新时期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的重大意义;重点强调增强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是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宝贵经验,是党推进新的伟大事业的时代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求

  • 16

    2017-08

    市招商局积极开展政风行风机关问政活动

    点击量:8901

    市招商局积极开展政风行风机关问政活动 为深入落实机关党建五条措施,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干部职工进一步改进纪律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助推“五大攻坚战”,奋力实现追赶超越,市招商局经过专题研究,精心做好准备工作,于2017年8月14日,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及服务对象在市行政中心开展了机关问政活动。参加问政活动的有下级单位、企业代表、业务相关部门及“两代表一委员”,招商局全体干部职工,共计40余人。邀请市直机关?

  • 01

    2017-07

    市招商局精心组织“庆七一”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点击量:9135

    6月26日,市招商局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精心组织了系列党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提升了打赢“五大攻坚战”的精气神,凝聚了“追赶超越”的正能量。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传达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由市招商局局长、党组书记吴爱武以“践行两学一做,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为全局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对全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